立即打開
                                                                                  如何避免“線性經濟”耗盡地球資源?

                                                                                  如何避免“線性經濟”耗盡地球資源?

                                                                                  財富中文網 2023-11-08
                                                                                  需要生產者、消費者共同買單

                                                                                  線性經濟正在耗盡地球的資源,我們看一下自己手里的手機——其中六種關鍵材料,下個世紀就將耗盡。我們感覺很適應、很舒適的生活方式,消耗的資源實際上要比地球能提供的多60%,而且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浪費。這就是我們今天為什么要提出線性經濟的替代模式——循環經濟。

                                                                                  2023年11月2日,在上海舉辦的《財富》ESG峰會上,《財富》中國執行主編章勱聞與來自消費、零售、物流和專業機構的幾位嘉賓討論了“曙光初現”的循環經濟,回答了一系列共同的問題:

                                                                                  “靜脈產業”的最終要實現什么目標?

                                                                                  現有哪些手段應對回收——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如何通過材料創新,對消費者做潛移默化的教育?

                                                                                  如何放大一個巨大的、下沉的物流網絡中的“綠色效應”?

                                                                                  如何順應循環經濟去驅動“上游的創新”?

                                                                                  政府在循環經濟中應該扮演什么角色?

                                                                                  討論嘉賓:

                                                                                  關一松,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中國首席代表

                                                                                  黃曉武,海爾智家副總裁、資本市場總經理、ESG執行辦公室主任

                                                                                  林澤強,安踏集團副總裁

                                                                                  牛智敬,菜鳥集團副總裁、公眾溝通、市場與ESG總經理

                                                                                  以下為經過編輯的對話實錄:

                                                                                  章勱聞:在青島萊西我們看到了一座再循環工廠,大量白色家電被送進去拆解,變成再生塑料的顆粒,重新回到制造業。海爾的這家工廠驗證了從資源到產品、從產品到再生資源的閉環。你們做“靜脈產業”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黃曉武(海爾智家副總裁、資本市場總經理、ESG執行辦公室主任):我們在萊西的工廠從疫情期間開始建設,2022年9月份投產。我們不僅僅做工廠,還是希望循環起來之后,形成一種很好的呼吁。

                                                                                  第一,工廠涉及到四個環節,有回收、循環拆解和再生等,并且由于我們有生產商的優勢,可以盡可能把這些廢料,經過再生以后重新應用到生產環節中去。我們建的時候面臨一系列抉擇:要建一個什么樣的工廠?生產線是自動化程度高好,拆分得細好,還是跟社會上一般的工廠同等水平更好?我們做了很多的投資,比如家電里面有一些部件是比較精密的,壓縮機我們拆得很細,而塑料則是拆了以后再生使用。

                                                                                  第二,回收。作為工廠來講有一個規模性,我們需要把回收的環節建得更加高效。所以,我們調動了全國經銷商的資源、物流資源去回收。

                                                                                  第三,再生。一開始我們自己的冰箱工廠用回收塑料生產,消費者會不會有顧慮。但是,我們需要把再生技術的指標、監測和測試等做起來。

                                                                                  最后一點,再回收涉及到整個國家的體系。所以,我們建立了一個數字化系統,所有回收的來源到最后出廠都是透明的。這是一個與工信部合建的系統。

                                                                                  作為有責任的平臺廠商,我們選擇先行先試,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因為在我們內部,這不是一家簡簡單單的工廠,我們希望將來有一天成為增長的單元。

                                                                                  做任何工廠經濟再循環,一動起來成本就要高效,一出去的消費者要給你溢價,接受你的產品。所以下一步,我們也呼吁我們消費者,包括所有的銷售平臺、“雙11”的電商平臺等,能夠鼓勵高能效的產品。

                                                                                  回收環節的鏈條太長了,我們希望生產者、消費者大家共同為此買單。

                                                                                  章勱聞:我們知道回收是世界性的難題,很多是馬路游擊隊在做,你們是用自己的經銷商網絡在做大規模的回收?

                                                                                  黃曉武:我們做了很多事情,但是量還不夠滿。因為很多消費者還是會把包裝放到周邊的回收站去,因為地方有政策。

                                                                                  章勱聞:今年的杭州亞運會上領獎鞋的材料,來自幾百萬個廢棄塑料瓶;明年的巴黎奧運會上,安踏還會把循環再生科技,用于中國代表團的奧運領獎服。感覺這些實際上是在對消費者做潛移默化的教育,是不是這樣?

                                                                                  林澤強(安踏集團副總裁):杭州亞運會帶來了很多新的方向。那雙鞋子是用幾百萬個廢棄塑料瓶做成的,整個面料也采用了“無水染”技術。如果100萬雙鞋子可以省6.4噸水,那就是很好的產品,可以減碳、減水。同時,通過發布會、小紅書、抖音等等,我們把整個創新跟消費者溝通。

                                                                                  今天ESG不是有選擇性的。如果你不做,你就失去了工業價值。

                                                                                  研發方面,不管是在回收材料也好,或者是在產品層面(比如在明年的巴黎奧運會的一些項目上),都是跟ESG有關系的。ESG已經是我們整體可持續的、包括公司大集團的戰略。

                                                                                  章勱聞:你提到了“雙11”。這場消費狂歡背后有一個巨大下沉的物流網絡。里面也有一個綠色效應。菜鳥如何利用技術手段,比如智能算法幫助包裝減材、減量等,把數字化與物流網絡結合起來,去放大這種綠色效應?

                                                                                  牛智敬(菜鳥集團副總裁、公眾溝通、市場與ESG總經理):大家在做ESG,包括循環經濟的時候,商業企業都面臨一個問題——怎么實現可持續的商業,可持續的ESG?這件事最大的挑戰在于兩方面:我們能不能在商業上實現降本,同時增效?能否把我們的ESG理念貫穿在產品和服務過程中?

                                                                                  在過去幾年,菜鳥把數字化能力和物流網絡結合起來。我們有大量的包裝要節儉,還有運輸距離要節儉。我們大量的探索是從倉庫的選址、運輸線路的規劃,到倉內的包裝開始的。比如,怎么利用智能的算法實現用原包裝發貨?或者減少包裝箱的使用,選擇最合適的包裝箱等等。我們對此做了大量的探索。

                                                                                  此外,我們與客戶一起探索:如何實現更低成本的回收?回收確實在中國市場比較散亂,回收的成本也是比較高的,制約了很多想做這個工作的企業。

                                                                                  所以,我們利用菜鳥遍布全國、乃至全球的跨境配送網絡,以及大家熟知的菜鳥驛站、菜鳥裹裹等,能夠實現家門口回收,復用物流網絡的成本比單獨做回收要降低很多。

                                                                                  如何實現快遞包裝不要進入社會大循環,而是直接在快遞行業內實現回收?

                                                                                  我們在過去幾年一直堅持做的一件事情:在遍布全國17萬個社區,其實就是17萬個菜鳥驛站的站點,鼓勵消費者把快遞包裝留在菜鳥驛站里,同時給消費者做激勵,比如說積攢綠色能量,每周六可以換雞蛋。

                                                                                  這些快遞包裝積攢下來之后用于什么呢?其中有一半用于免費給消費者到菜鳥驛站再次寄快遞的時候使用。其中既有紙箱,也有塑料填充物,所以在快遞領域內就自己循環了。兩到三次都可以實現重復利用,也減少了回收要用汽車拉,從而增加碳排放的問題。這個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喜歡。

                                                                                  去年“雙11”全國有800萬名消費者參與其中,我們大概送出了幾百萬枚雞蛋。

                                                                                  今年“雙11”我們繼續還在做,也歡迎大家如果有機會去菜鳥驛站取快遞。大家可以把快遞包裝在現場拆掉,拿著干凈的商品回家,把快遞包裝留在菜鳥驛站。每個人行動起來,我們在這個領域才能有更大范圍的進展。

                                                                                  章勱聞:消費者教育從這場討論就開始了。(笑聲)

                                                                                  剛才海爾講的是循環經濟的工程問題,安踏提到的是循環濟背后的材料創新,菜鳥分享是一種循環經濟的設計思維。如何順著這些循環經濟的行動去驅動上游的創新?

                                                                                  關一松(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中國首席代表):其實循環經濟因不同的企業、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理解。大家更熟悉的是“3R的原則”——起源于廢棄物的管理,怎么把廢棄物更好地管理、資源化。這個過程中,企業做了很多嘗試,也取得很多成果。

                                                                                  但是嘉賓們分享的時候,為什么會提到挑戰呢?因為我們的產品一旦形成廢棄物了,再去思考怎么讓它回收、利用,這其實并非最好的思考時間點。

                                                                                  有些產品存在很復雜的成分,導致最后回收利用的價格比較低,從而沒有辦法回收利用。我們會問:這些產品能不能避免成為廢棄物?有沒有更高的再利用價值?所以由此而來,循環經濟的理念也在不斷地演進。

                                                                                  我們基金會提出的三個原則:消除廢棄物污染、循環材料與物質、促進自然再生。我們會強調所有的這三個原則應該是由設計而驅動,就是在所有商品的設計和服務模式設計之初,我們就一定要想好如何去循環和利用的問題。

                                                                                  而在比這個層級更高的是:我們會想如何能夠讓這個產品有更長的壽命?

                                                                                  比如說如何維修,怎么再制造?再往上一個層級,也是我們中國做得比較好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共享它?

                                                                                  等于在循環經濟大的循環上,建立更多、更高的循環。要實現這些就需要上游的創新,在產品的設計、產品生產之前,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可能。

                                                                                  從國際上來講,大家的共識都正在形成,中歐剛剛續簽了五年的循環經濟的雙邊合作;在中美上個月剛剛宣布的氣候合作中,循環經濟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為什么國家之間會有這樣的約定和對話?大家可能需要關注國際范圍內循環經濟對于產品的影響。

                                                                                  其中歐盟這邊生效的是碳邊境調節稅,所有出口的重工業產品都要注意碳排放的事情,很快就開始生效。

                                                                                  同時還有相關法律法規在制定中,比如歐盟的可持續產品倡議——未來歐盟所有銷售的產品都需要考慮循環經濟的原則。

                                                                                  說簡單點,你的產品需要符合“維修和可維修的原則”?,F在很多產品沒有很好的后續維修服務。此外,產品包裝中要有相當比的再生料,紡織品中有多少比例的再生纖維等等。這些其實是倒逼法律法規對產品設計、上游創新等形成約束,以滿足循環經濟的要求。

                                                                                  章勱聞:想起了2019年的云南財富可持續大會。iPod之父托尼·法德爾曾經在現場指出:“只有當循環經濟的意識深植于每一位企業家或發明家的腦海中,才可能誕生出對環境友好的產品?!?/strong>

                                                                                  有一個估算:2030年之前,循環經濟在全球范圍內,會有4.5萬億美元的新增市場。循環經濟做得好,在公司層面對你們有什么新的優勢?投資者的動力在哪里,現在有哪些金融工具?

                                                                                  黃曉武:我們比較早在香港上市,是A+H公司。所以我記得早先大機構都會在開完業績交流會以后,安排一個ESG的專題會。他們有專門的ESG小組探討ESG的戰略。所以我們比較早接觸到這些。

                                                                                  對我們來講一定要擁抱資本市場的ESG規則——比如說加入聯合國契約組織、ESG的評級等等。我們現在是A級,是家居家電里面評級最高的。

                                                                                  最后到董事會層面也會重視這個事情??辞宄ξ覀円馕吨裁礃拥膽鹇詸C會和風險。因為我們是全球化企業,產品必須是綠色的、環保的。在歐洲推的產品,大冰箱、大洗衣機都是能效等級明顯高于當地的產品。歐洲的客戶則愿意為此付溢價,新西蘭公司、美國公司等碳中和目標都已經評出來了。

                                                                                  還有一點:對ESG來講,很重要的就在于它是資本市場的“第二張報表”。這是讓別人認可、獲取溢價的關鍵。里面很多風險都可以從ESG角度嘗試回答:比如說中美沖突的問題,我們在美國的家電公司在社會責任方面做得特別好,每年在美國創造再就業,對美國本土價值觀很尊重,所以成為了美國最佳的工作場所(best workplace)。這些問題解決了以后,地緣政治就不會成為風險。

                                                                                  章勱聞:安踏所在的行業必須跟上游一起做創新。不同的公司,如何形成合力?

                                                                                  林澤強:創新對我們來說分兩部分:第一,公用資源市場的創新;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第三方的創新。我們會跟一些高校配合投資,研發我們大方向上的產品。

                                                                                  另外,我們觀察現有的工廠有哪些研發能力。甚至跟第三方配合,比如通過材料創新把功能做得更好。其中,紗線是最大的部分。最近我跟團隊在國內外看一些可降解的材料技術,相信這肯定可以突破現有的技術難題。因為現在的產品有一些功能性的問題,決定了我們的研發是跟品牌組合有關的,所以第三方創新很重要。

                                                                                  章勱聞:我們免不了要去影響最終用戶。如何真正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牛智敬:很多品牌客戶多少會遇到一點困惑:比如在生產設計上用了大量的循環經濟或者減碳的措施,但是面對終端消費者的時候,消費者愿不愿意為你的商品多花5毛錢?另一個現實的問題:如何讓消費者感知到商品是綠色的,如何透露給消費者?

                                                                                  菜鳥既服務于B,也服務于C,我們有一個很好的鏈接的橋梁。所以我們也在做類似的工作:通過每一個快遞包裹,讓消費者在接收的時候,感知到整個鏈路是減碳的。

                                                                                  我們現在為每個包裹,從進倉庫、配送環節、到回收環節都設置了比較完整的碳計量的賬單。我們希望未來能夠給品牌客戶、商家等提供三張賬單:服務賬單、物流費用賬單,和碳賬單。告訴大家有多少消費者能從中受益。

                                                                                  多講一點:我們希望利用物流網絡的規模效應,幫助更多的客戶一起把循環經濟這個事情推廣起來。循環經濟單靠任何一家公司都很難實現。

                                                                                  章勱聞:今天我們尚未提到政府在其中應該扮演什么角色。從國際視角看,有沒有可以分享的好案例?

                                                                                  關一松:其實政府在循環經濟的系統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政策、對整個系統的引領和帶動是非常大的。

                                                                                  可以先分享中國的故事:中國2008年就有《循環經濟促進法》立法。這在全球都是比較早的。我們成功的一點是政府在立法以后重點推動了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建設。針對在產業園區怎么樣做循環經濟,怎么樣進行廢棄物的信息化管理,比如讓廢棄物在產業里盡快流動起來,政府提供了相應的財政補貼,工業園區可以申報。通過這些執行下來,有非常顯著的成果。

                                                                                  比如,循環經濟協會做的“十三五”估算——“十三五”過程中循環經濟減排貢獻率占到全中國減排的25%。這很大程度上就歸功于政府的機制。

                                                                                  隨著產業和商業模式相應的成熟,補貼也在退坡。從國際上來講,剛才提到歐盟也在非常積極地推動。歐盟可能會對企業有更大的要求,給企業一個非常明確的路線圖,比如2025年,要實現什么樣的循環經濟目標。歐盟最早循環經濟行動計劃提出是在2018、2019年。

                                                                                  這對于企業來說會有很多挑戰,比如它們很難做出快速的轉型。但是,政府通過設立一個遠景目標,告訴企業在2025年的時候需要你們實現相應的目標。企業就會非常主動地做這樣的交流。這也是為什么基金會之前非常努力促進企業交流,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相信未來中國也會有這樣的趨勢。(財富中文網)

                                                                                  掃描二維碼下載財富APP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色欲AV-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免费-欧美极品欧美激情在线多人-国产又爽又粗又猛的视频